11月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重庆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在重庆顺利召开,此次大会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同期学术活动。大会设置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 “智汇未来:高校与智慧城市协同创新论坛”由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建筑学部共同承办,主要聚焦在数智化背景下高校如何更好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出席论坛的有重庆大学校长助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李英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国家级人才刘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刘和福,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杨宇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鼎隆博士,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周滔等。另有来自重庆各高校12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叶堃晖教授主持。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叶堃晖教授主持论坛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李英民致辞
李英民在致辞中代表重庆大学欢迎与会者,并介绍了重庆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及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他强调了重庆大学在“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人文、大信息、大健康”六大学科体系中的优势。他表示智慧城市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和技术革新。此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智慧、启迪未来的窗口。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激发更多关于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思考,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中,6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作报告
刘刚教授以《数字化建成环境存量与城市低碳转型》为题,提出城市和城市建成环境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他强调了城市化进程中物质积累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挑战联系起来。刘教授通过类比生物学中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探讨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结构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刻画和理解城市建成环境,以支持城市的循环低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刘和福教授作报告
刘和福教授以《智慧城市生态中的出行与餐饮运营》为题,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智能化和数字化对城市运营的影响,特别是在出行和餐饮领域。他指出,随着城市数字化的推进,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城市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新要求。刘教授分享了他在数字出行和数字餐饮方面的研究,包括共享单车的供需动态变化、新能源充电场站的运营效果,以及餐饮行业智能化的影响。他强调要重视人机协同在提升效率和创新服务类型中的关键作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杨宇振作报告
杨宇振教授的报告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中国城市更新的阶段、问题与转向》,探讨了大学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他从城市与高校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城市更新的多个阶段及其对国家政策调整的响应。他强调了城市更新策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大学在社会空间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杨教授提出,城市更新应从物质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生产,并呼吁大学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一转变。他强调,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变革是回应城市更新中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关键点。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涂建军作报告
涂建军教授带来了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演变:由群内单核主导到群际多“流”成网》的演讲。他介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逻辑和结构,通过分析城市群的空间网络,揭示了成渝地区从单核到双核的发展过程。他指出,自然地貌、交通流和企业流是影响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三大机制,并强调了城市群内部和外部联系的重要性。
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鼎隆作报告
黄鼎隆博士作为人工智能从业者,以《如果我带着AI回到大学时代》为题,分享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认为AI工具能极大地提升高校学生的学术效率,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黄博士通过自己的博士经历,分析了AI在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潜力,并提出了AI时代下教育的新可能性,包括整合AI模型组建个人学习小组,以及将AI融入考试和答辩准备中。他强调了在AI时代,提升AI协作力的重要性。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周滔作报告
周滔教授以《跨越“达尔文海”前后区域产业创新网络及其链接机制》为题,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他指出,现代产业创新网络的支持与过去不同,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周教授提出了“三题三轮”理论,强调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多维逻辑关联,以及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他表示不同产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和机制,并强调了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本次会议论坛汇聚了智慧城市各领域的专家,他们的发言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用、城市更新策略等多个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丰富的信息,为推进高校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